第125章 第 125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5章 第 125 章
行禮拜見之後, 太史慈這才小心翼翼地擡眼,望向首位上坐著的人。
昭王的長相與他此前的猜測倒是頗為相似,有一股英氣卓然之感。
雖然昭王此刻坐著,但就憑目測而言, 昭王的身高絕對有八尺以上。
這一切都跟他想象中相差無幾, 能打下如此大片土地, 成立一個國家,昭王自然有著一番王者氣度。
當然, 唯一出乎意料的地方便是昭王的衣服不太符合傳統。
在軍營之中, 昭王既未穿鎧甲, 也未著漢朝常見的服飾, 而是一種他說不出的形制,略顯怪異, 但似乎也並非不能接受。
畢竟遼東郡在過去這幾年裏,衣服上的樣式簡直千奇百怪。
聽說昭國那邊也是如此,並沒有固定的形制,老百姓想怎麽穿就怎麽穿。
所以, 昭國這邊的衣服形制已經和漢朝那邊有了非常大的區別。
尤其是風靡北邊的棉衣, 直接做成了上衣下褲的模式,在北邊,普通人穿著一條外露的褲子在街上行走,已經不是什麽稀奇的事兒。
而楊秋穿的是一件微厚毛衣,畢竟北邊還是比較寒冷, 雖然春季已經快要結束。
對於衣服這種事情,楊秋不會要求強制改制, 讓大家都穿所謂的昭國衣服。
當然,在正式場合是有規定官服的。
所以,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下面的人自然也就隨性了一些,老百姓穿的衣服種類也變得各式各樣。
“子義不必多禮,奉先於吾耳畔盛讚子義諸多優點。我昭國能得一員猛將,實乃榮幸之至。
今昭國既取幽州,又敗鮮卑,然草原胡人斷難根除。此次雖令其傷筋動骨,但數載之後,恐又卷土重來。
聞子義自幼亦通詩書,對於北疆此般情形,子義可有良策?”
此話一問出來,太史慈瞬間正襟危坐了起來。
他心中非常明白,呂布雖然對他極為欣賞,他在戰場上也確實獲取了些許戰功,但這並不代表自己就能得到昭王的重用。
眼下昭王這一番詢問,明顯是在考較他。
這次的回答至關重要,關乎著他能否被昭王看重。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他絕對不能敷衍了事,隨隨便便給出一個答案。
那麽昭王想要得到什麽答案呢?又或者昭王所期望的北疆是什麽樣子呢?
昭國的立國根基在並州,如今又奪取了幽州,而昭國未來若是繼續南下擴張,北疆必定會是一個隱患。
打一次勝仗並不意味著這些人會徹底老實,就如同曾經的強漢將匈奴趕走之後,又出現了鮮卑。
草原這塊土地,永遠都會有人占據。
昭王需要他對這件事情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他若是能提出有用的建議,說不定昭王就能重用他了。
“啟稟大王,臣於遼東郡數年,周邊胡人小國甚眾,雖每為我軍重創,損失頗巨,卻不畏死,歲欲劫遼東糧草食物及器具。
而胡人小國多有流民,因饑饉而亡入我昭國,欲為子民。
臣以為,北疆蠻夷,其弊在無餘糧,饑則鋌而走險,雖知我軍勇,劫則危亡,然不劫必死,故冒死一試。
欲北疆安寧,當行大王舊策,與北疆蠻夷通商合作,以牛羊馬匹易我糧食器具、布匹、食鹽、茶葉等。
然蠻夷見我昭國富裕,常生歹心,欲奪財富,故當以強軍鎮之,經濟軍事並舉,方可使其不能為患。
因此,北疆之事當恩威並施。恩以通商合作,威以強軍震懾,方能保北疆之安寧。”
不錯,倒是直接抓住問題的根源了,楊秋直接撫掌大笑了起來。
“子義所言極是,胡人之弊,在於無餘糧。
今鮮卑已然大敗,幽州其餘胡人部落紛紛向北逃竄。
值此之際,我昭國當乘勝追擊?亦或要求彼方前來商談合作?
又或助力鮮卑其他部落吞並軻比能部落?子義可有高見?”
之前所問的是對北邊的大戰略,如今則是問這次戰爭結束之後的處理方式。
每一個問題都至關重要,太史慈不由得陷入沈思,他在思索著怎樣能夠讓昭國在此次戰爭當中利益最大化。
這肯定* 是昭王想要聽到的答案。
“以臣之見,大王可放軻比能之弟阿古伊歸去,令阿古伊接手軻比能部落勢力,斷絕其他鮮卑部落吞並軻比能部落的可能。
鮮卑不需要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單於,阿古伊回歸後若想坐穩單於之位,必倚昭國扶持。
此後,阿古伊定然不敢再生異心。”
竟然將她的後續計劃也猜到了,軻比能雖然死了,但軻比能下面還有龐大的勢力。
難道讓步度根這些人吞並?幫助這些人壯大自己的實力,這顯然不可能。
所以楊秋一開始計劃的也是扶持軻比能親族上位,恰好呂布俘虜了軻比能之弟,這個身份就更合適了。
“子義所言極是,但我以為,尚需添一策。
軻比能率鮮卑南下攻打我昭國,致我昭國損慘重。
今軻比能之弟阿古伊欲歸,自當對我昭國有所賠償。
故我欲遣人送軻比能之弟歸去,子義以為,汝能否擔此重任,助阿古伊登單於之位,且令其償我昭國此戰之損?”
在目前大家的固定印象裏面,打仗這件事情,就算是贏了,其實也是虧本的。
這種虧本當然是在金錢上的虧本,發動一場幾萬人的大戰,後方運送糧草的民夫都有數萬人,這無疑需要花大量的金錢。
但有些戰爭是不得不打的,因為若是連這點錢都不花,到時候連命都沒了。
而楊秋現在就要改變一下大家的思維模式了,把這群人打的傷筋動骨了還不夠,還得讓對方賠償損失,彌補這場戰爭損失的金錢。
當然,北邊的蠻夷胡人也是很窮的,但他們擅長畜牧業,這些牛羊馬匹都可以作為重要物資交換,彌補著昭國這一次的戰爭損失。
不僅如此,人口現在也是很寶貴的資源,所以賠償人口過來發展幽州的畜牧業,這也可以作為賠償款。
太史慈最開始自然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但很快他就明白了昭王的意思。
這一刻,太史慈只覺心中瞬間湧起一股難以抑制的激動之情。
若他能夠完成此事,昭王以後必定會重用於他,這種時候他怎麽可能會拒絕?
“請大王放心,臣必定完成此重任,不負大王所托。”
這事兒楊秋之前還沒有想好派誰去做,既然太史慈出現了,那就看一看對方的能力能不能做好此事了。
若能圓滿完成這一個試煉,楊秋未來自然會將太史慈重用於其他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遼東郡的軍隊自然開始向東撤回,楊秋也跟著呂布這一行人來到了遼東郡。
這個時候,鄧廣也趕緊來到了楊秋的身邊,帶領楊秋巡查遼東郡的情況。
“弘遠,你做得很好,這麽多新建起來的城池,還有那些井井有條的工坊,一看就花費了許多心血。
在這樣一塊苦寒之地做出如此大的成就,你辛苦了。”
這一路上,楊秋已經在遼東境觀察了數座縣城,這些全部都是新修起來的城池,裏面的城市規劃井井有條。
而周邊的那些工坊,更是直接將遼東郡的經濟發展了起來。
畢竟遼東之地有鹽鐵之利,大量的工坊建立起來,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口湧入,直接讓這一個苦寒之地發展成了一個和平繁華的地方。
當然,這個地方還不能和並州相比,但與楊秋前幾年來的情況相比較,那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大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這是你一直教導我的知識,遼東之地只有冬天難熬了一點,實際上資源非常豐富。
目前開墾出來的荒田,一年的畝產量已經達到了十石,這一塊黑土地的土壤肥力實在是太優渥了。
即便湧入了這麽多的人口,依然能讓大家吃飽穿暖。
所以,大王明年可以不用再運送糧草過來支援遼東這地了,也許明年我們遼東還能產出大量的糧草支援大王這一邊。”
開發遼東這塊地,自然不是一兩年就能自給自足的,所以過去這幾年,昭國作為中央支援了大量的糧草過來。
而今鄧廣已經確定,若沒有什麽天氣災害,明年必定有餘糧可以上繳到中央。
“這倒是個好消息,盛嘉若是聽到此言,恐怕今年都能松一口氣。”
畢竟過去幾年,昭國雖然掙了許多錢,但花銷也非常大,每年可以說是剛好收支平衡而已。
作為掌握財政大權的鄧容,她自然每年都在頭疼此事兒。
而遼東郡恰好是一個巨大開銷的地方,前幾年完全屬於投資,每年只能看到有大量的金錢投資過來,完全沒有一絲回本。
也就是說,遼東郡這地方完全沒有給中央那邊上繳過賦稅。
但從明年開始,遼東郡這塊地就可以開始上繳賦稅了,再過幾年,這地兒就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糧倉。
“大王,不只是糧草,曬鹽法成功之後,前幾年的鹽利都用於開發遼東了,目前鹽的產量已經大大提高。
未來遼東郡將會有大量的鹽產出,大王是決定讓商隊過來買鹽,還是先轉運到並州?”
過去幾年,昭國主要是開發的一些鹽礦,產量雖然能自給自足,但肯定比不上在海邊曬鹽法來得產量高。
楊秋其實一直希望遼東郡這邊的鹽產量盡快提高起來,不然地盤擴大之後,到時候鹽鐵這種剛需就要被人所掣肘了。
只是,方法有了,地盤也有了,但這不代表產量就能提高起來,因為熟練的工人需要數年的培訓,建立一個工坊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上上下下井然有序。
所以遼東郡的優勢直到現在才顯露出來。
“兩者都需要,未來幽州、並州都將需要大量的鹽,並州的產量支援不了幽州,所以到時候幽州的發展就需要依靠遼東。
而若有商隊想要過來購買食鹽,當然不需要繞遠路跑到並州那邊,到時候讓他們直接來遼東郡這邊購買就行。
不過,既然鹽的產量已經提高了,想必南邊也會有商人來,南方之人善水,如今沓津的造船廠進行得怎麽樣了?
未來我們的商隊完全可以從大船出發去南邊,南邊的商隊也可以開船過來,到時候很多交易貨物都可以運送在船上。
這要比陸路運輸實際上更加便捷,所以現在應該大量發展船只。”
楊秋這次來遼東郡考察的一個重點任務,那就是去沓津看看造船廠的成果。
當年蔡邕幫忙送完那封信之後,南邊的那些士族豪強早就和昭國這邊建立了商貿往來。
所以楊秋要的造船工匠也獲得了些許人,最後這群人在遼東郡安家,然後在過去幾年建立了一個造船廠。
據說目前已經造好一些船了,但楊秋沒有親眼所見,所以她想去看一看。
鄧廣自然在接下來的幾天帶著楊秋去往了沓津,那裏是一個深海良港,南方已經有船只在過去幾年從這個港口上岸了
所以這個地方也開始漸漸變得繁華起來。
而在這個地方,楊秋也親眼見到了鄧廣在信件所說的一百米長的船,讓人有點震撼,又有點欣慰。
按照目前的技術水準,制作一百米長的海船,高度幾十米,其實已經不算是稀奇事了,因為南方的海運非常發達。
而一旦造船業發展起來,未來就可以遠洋貿易加上探險了。
花了這麽多的時間,投資了這樣大的人力物力,總算成果沒有白費。
楊秋的心情有些激動,在她決定親自上船想要體驗一番的時候,有一個意外的人前來拜訪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行禮拜見之後, 太史慈這才小心翼翼地擡眼,望向首位上坐著的人。
昭王的長相與他此前的猜測倒是頗為相似,有一股英氣卓然之感。
雖然昭王此刻坐著,但就憑目測而言, 昭王的身高絕對有八尺以上。
這一切都跟他想象中相差無幾, 能打下如此大片土地, 成立一個國家,昭王自然有著一番王者氣度。
當然, 唯一出乎意料的地方便是昭王的衣服不太符合傳統。
在軍營之中, 昭王既未穿鎧甲, 也未著漢朝常見的服飾, 而是一種他說不出的形制,略顯怪異, 但似乎也並非不能接受。
畢竟遼東郡在過去這幾年裏,衣服上的樣式簡直千奇百怪。
聽說昭國那邊也是如此,並沒有固定的形制,老百姓想怎麽穿就怎麽穿。
所以, 昭國這邊的衣服形制已經和漢朝那邊有了非常大的區別。
尤其是風靡北邊的棉衣, 直接做成了上衣下褲的模式,在北邊,普通人穿著一條外露的褲子在街上行走,已經不是什麽稀奇的事兒。
而楊秋穿的是一件微厚毛衣,畢竟北邊還是比較寒冷, 雖然春季已經快要結束。
對於衣服這種事情,楊秋不會要求強制改制, 讓大家都穿所謂的昭國衣服。
當然,在正式場合是有規定官服的。
所以,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下面的人自然也就隨性了一些,老百姓穿的衣服種類也變得各式各樣。
“子義不必多禮,奉先於吾耳畔盛讚子義諸多優點。我昭國能得一員猛將,實乃榮幸之至。
今昭國既取幽州,又敗鮮卑,然草原胡人斷難根除。此次雖令其傷筋動骨,但數載之後,恐又卷土重來。
聞子義自幼亦通詩書,對於北疆此般情形,子義可有良策?”
此話一問出來,太史慈瞬間正襟危坐了起來。
他心中非常明白,呂布雖然對他極為欣賞,他在戰場上也確實獲取了些許戰功,但這並不代表自己就能得到昭王的重用。
眼下昭王這一番詢問,明顯是在考較他。
這次的回答至關重要,關乎著他能否被昭王看重。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他絕對不能敷衍了事,隨隨便便給出一個答案。
那麽昭王想要得到什麽答案呢?又或者昭王所期望的北疆是什麽樣子呢?
昭國的立國根基在並州,如今又奪取了幽州,而昭國未來若是繼續南下擴張,北疆必定會是一個隱患。
打一次勝仗並不意味著這些人會徹底老實,就如同曾經的強漢將匈奴趕走之後,又出現了鮮卑。
草原這塊土地,永遠都會有人占據。
昭王需要他對這件事情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他若是能提出有用的建議,說不定昭王就能重用他了。
“啟稟大王,臣於遼東郡數年,周邊胡人小國甚眾,雖每為我軍重創,損失頗巨,卻不畏死,歲欲劫遼東糧草食物及器具。
而胡人小國多有流民,因饑饉而亡入我昭國,欲為子民。
臣以為,北疆蠻夷,其弊在無餘糧,饑則鋌而走險,雖知我軍勇,劫則危亡,然不劫必死,故冒死一試。
欲北疆安寧,當行大王舊策,與北疆蠻夷通商合作,以牛羊馬匹易我糧食器具、布匹、食鹽、茶葉等。
然蠻夷見我昭國富裕,常生歹心,欲奪財富,故當以強軍鎮之,經濟軍事並舉,方可使其不能為患。
因此,北疆之事當恩威並施。恩以通商合作,威以強軍震懾,方能保北疆之安寧。”
不錯,倒是直接抓住問題的根源了,楊秋直接撫掌大笑了起來。
“子義所言極是,胡人之弊,在於無餘糧。
今鮮卑已然大敗,幽州其餘胡人部落紛紛向北逃竄。
值此之際,我昭國當乘勝追擊?亦或要求彼方前來商談合作?
又或助力鮮卑其他部落吞並軻比能部落?子義可有高見?”
之前所問的是對北邊的大戰略,如今則是問這次戰爭結束之後的處理方式。
每一個問題都至關重要,太史慈不由得陷入沈思,他在思索著怎樣能夠讓昭國在此次戰爭當中利益最大化。
這肯定* 是昭王想要聽到的答案。
“以臣之見,大王可放軻比能之弟阿古伊歸去,令阿古伊接手軻比能部落勢力,斷絕其他鮮卑部落吞並軻比能部落的可能。
鮮卑不需要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單於,阿古伊回歸後若想坐穩單於之位,必倚昭國扶持。
此後,阿古伊定然不敢再生異心。”
竟然將她的後續計劃也猜到了,軻比能雖然死了,但軻比能下面還有龐大的勢力。
難道讓步度根這些人吞並?幫助這些人壯大自己的實力,這顯然不可能。
所以楊秋一開始計劃的也是扶持軻比能親族上位,恰好呂布俘虜了軻比能之弟,這個身份就更合適了。
“子義所言極是,但我以為,尚需添一策。
軻比能率鮮卑南下攻打我昭國,致我昭國損慘重。
今軻比能之弟阿古伊欲歸,自當對我昭國有所賠償。
故我欲遣人送軻比能之弟歸去,子義以為,汝能否擔此重任,助阿古伊登單於之位,且令其償我昭國此戰之損?”
在目前大家的固定印象裏面,打仗這件事情,就算是贏了,其實也是虧本的。
這種虧本當然是在金錢上的虧本,發動一場幾萬人的大戰,後方運送糧草的民夫都有數萬人,這無疑需要花大量的金錢。
但有些戰爭是不得不打的,因為若是連這點錢都不花,到時候連命都沒了。
而楊秋現在就要改變一下大家的思維模式了,把這群人打的傷筋動骨了還不夠,還得讓對方賠償損失,彌補這場戰爭損失的金錢。
當然,北邊的蠻夷胡人也是很窮的,但他們擅長畜牧業,這些牛羊馬匹都可以作為重要物資交換,彌補著昭國這一次的戰爭損失。
不僅如此,人口現在也是很寶貴的資源,所以賠償人口過來發展幽州的畜牧業,這也可以作為賠償款。
太史慈最開始自然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但很快他就明白了昭王的意思。
這一刻,太史慈只覺心中瞬間湧起一股難以抑制的激動之情。
若他能夠完成此事,昭王以後必定會重用於他,這種時候他怎麽可能會拒絕?
“請大王放心,臣必定完成此重任,不負大王所托。”
這事兒楊秋之前還沒有想好派誰去做,既然太史慈出現了,那就看一看對方的能力能不能做好此事了。
若能圓滿完成這一個試煉,楊秋未來自然會將太史慈重用於其他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遼東郡的軍隊自然開始向東撤回,楊秋也跟著呂布這一行人來到了遼東郡。
這個時候,鄧廣也趕緊來到了楊秋的身邊,帶領楊秋巡查遼東郡的情況。
“弘遠,你做得很好,這麽多新建起來的城池,還有那些井井有條的工坊,一看就花費了許多心血。
在這樣一塊苦寒之地做出如此大的成就,你辛苦了。”
這一路上,楊秋已經在遼東境觀察了數座縣城,這些全部都是新修起來的城池,裏面的城市規劃井井有條。
而周邊的那些工坊,更是直接將遼東郡的經濟發展了起來。
畢竟遼東之地有鹽鐵之利,大量的工坊建立起來,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口湧入,直接讓這一個苦寒之地發展成了一個和平繁華的地方。
當然,這個地方還不能和並州相比,但與楊秋前幾年來的情況相比較,那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大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這是你一直教導我的知識,遼東之地只有冬天難熬了一點,實際上資源非常豐富。
目前開墾出來的荒田,一年的畝產量已經達到了十石,這一塊黑土地的土壤肥力實在是太優渥了。
即便湧入了這麽多的人口,依然能讓大家吃飽穿暖。
所以,大王明年可以不用再運送糧草過來支援遼東這地了,也許明年我們遼東還能產出大量的糧草支援大王這一邊。”
開發遼東這塊地,自然不是一兩年就能自給自足的,所以過去這幾年,昭國作為中央支援了大量的糧草過來。
而今鄧廣已經確定,若沒有什麽天氣災害,明年必定有餘糧可以上繳到中央。
“這倒是個好消息,盛嘉若是聽到此言,恐怕今年都能松一口氣。”
畢竟過去幾年,昭國雖然掙了許多錢,但花銷也非常大,每年可以說是剛好收支平衡而已。
作為掌握財政大權的鄧容,她自然每年都在頭疼此事兒。
而遼東郡恰好是一個巨大開銷的地方,前幾年完全屬於投資,每年只能看到有大量的金錢投資過來,完全沒有一絲回本。
也就是說,遼東郡這地方完全沒有給中央那邊上繳過賦稅。
但從明年開始,遼東郡這塊地就可以開始上繳賦稅了,再過幾年,這地兒就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糧倉。
“大王,不只是糧草,曬鹽法成功之後,前幾年的鹽利都用於開發遼東了,目前鹽的產量已經大大提高。
未來遼東郡將會有大量的鹽產出,大王是決定讓商隊過來買鹽,還是先轉運到並州?”
過去幾年,昭國主要是開發的一些鹽礦,產量雖然能自給自足,但肯定比不上在海邊曬鹽法來得產量高。
楊秋其實一直希望遼東郡這邊的鹽產量盡快提高起來,不然地盤擴大之後,到時候鹽鐵這種剛需就要被人所掣肘了。
只是,方法有了,地盤也有了,但這不代表產量就能提高起來,因為熟練的工人需要數年的培訓,建立一個工坊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上上下下井然有序。
所以遼東郡的優勢直到現在才顯露出來。
“兩者都需要,未來幽州、並州都將需要大量的鹽,並州的產量支援不了幽州,所以到時候幽州的發展就需要依靠遼東。
而若有商隊想要過來購買食鹽,當然不需要繞遠路跑到並州那邊,到時候讓他們直接來遼東郡這邊購買就行。
不過,既然鹽的產量已經提高了,想必南邊也會有商人來,南方之人善水,如今沓津的造船廠進行得怎麽樣了?
未來我們的商隊完全可以從大船出發去南邊,南邊的商隊也可以開船過來,到時候很多交易貨物都可以運送在船上。
這要比陸路運輸實際上更加便捷,所以現在應該大量發展船只。”
楊秋這次來遼東郡考察的一個重點任務,那就是去沓津看看造船廠的成果。
當年蔡邕幫忙送完那封信之後,南邊的那些士族豪強早就和昭國這邊建立了商貿往來。
所以楊秋要的造船工匠也獲得了些許人,最後這群人在遼東郡安家,然後在過去幾年建立了一個造船廠。
據說目前已經造好一些船了,但楊秋沒有親眼所見,所以她想去看一看。
鄧廣自然在接下來的幾天帶著楊秋去往了沓津,那裏是一個深海良港,南方已經有船只在過去幾年從這個港口上岸了
所以這個地方也開始漸漸變得繁華起來。
而在這個地方,楊秋也親眼見到了鄧廣在信件所說的一百米長的船,讓人有點震撼,又有點欣慰。
按照目前的技術水準,制作一百米長的海船,高度幾十米,其實已經不算是稀奇事了,因為南方的海運非常發達。
而一旦造船業發展起來,未來就可以遠洋貿易加上探險了。
花了這麽多的時間,投資了這樣大的人力物力,總算成果沒有白費。
楊秋的心情有些激動,在她決定親自上船想要體驗一番的時候,有一個意外的人前來拜訪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